一、名词解释
1. 属 :具有共性的若干种的组合,应与其他属有明显的差异。不同属之间的16SrRnA序列有较大的差异,但尚未提出差异的量化标准。
2.种:是微生物学分类的最基本单元,种可认为是一群性质相似的菌株,它与其他菌株群体有明显差异。凡是16SrRNA序列同源性大于97%的两株细菌即可确定为同一种。
3.菌株:是不同来源的某一种细菌的纯培养物。同一种细菌可以有许多菌株,其主要性状应完全相同,其次要性状可稍有差异。
二、填空题
1.植物 1974 原核生物
2.种
3.97%
4. “国际细菌命名法规” 拉丁文 “双名法”
5.属名 种名
6.表型特征鉴定 种系发生关系鉴定
7.测定DNA中G+Cmol% 核酸杂交法 16sRNA寡聚核苷酸序列
8.条目分类法 数值分类法
9.“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” “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” “国际系统细菌学杂志”
10.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(ATCC) 德国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(DSM)
三、问答题
1.说明细菌的拉丁文名的命名规则。
细菌的命名依据“国际细菌命名法规”的规定,学名用拉丁文,遵循“双名法”。所谓“双名法”就是每一种细菌的拉丁文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构成,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,其余均应小写,即使科名是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,种名头一个字母也用小写。整个属名及种名在出版物中应排成斜体。
2.目前用什么技术进行细菌分类鉴定?
除按表型特征、DNA同源性或rRNA序列比较等方法鉴定细菌外,还有用其他方法,如测定细菌的脂肪酸组成,用气相-液相-质谱分析细菌的脂肪酸谱,每一种细菌的脂肪酸谱是恒定的,可重复性好,因此此法可用于细菌的鉴定或分类,往往结合常规方法参照应用。在有条件 的单位可用PCR技术检测鉴定细菌。
|